2025年7月17日上午,在线赌场平台官网
“走访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郑州市二七纪念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历史,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郑州二七纪念堂坐落于郑州市中心,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它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与宝贵的精神财富。1923年2月1日,铁路工人在此召开大会,因遭军阀阻挠,决定于2月4日发起全线大罢工,郑州由此成为策源地。2月7日,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酿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这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无畏精神,成为中国工运史上最壮烈的一页,也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图1.实践全体成员-二七纪念堂-与院旗合影
当天上午9时,实践团队成员与院旗于纪念堂前庄重合影,院旗在阳光下迎风飘扬,彰显出青年学子对历史的敬仰与对信仰的坚守。
随后,队员们有序依次参观纪念堂各展厅。进入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京汉铁路罢工事件的全景浮雕与大量珍贵史料,历史的沉重扑面而来,让团队成员迅速沉浸于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年代。

图2.陶梦婷-二七纪念堂-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程
中国共产党早期成立背景与组织发展的展示吸引了成员陶梦婷的注意。她驻足在介绍建党的历史展板前,仔细阅读文字资料,神情专注。展板详细讲述了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程,浓缩了中华民族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关键转折。陶梦婷在学习后表示,党的诞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长河中的转折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在后续展区,她还特别关注了许多早期共产党人的事迹资料,深受触动。她表示,他们的理想信念是照亮黑暗年代的火种,而我们这一代青年要做的,就是守护并传承这份火种。

图3.马晴雨-二七纪念堂-了解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
在随后的参观中,成员马晴雨对二七大罢工的社会背景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认真查看了1920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受压迫的历史图像和背景材料。展厅通过文献、图片、实物等方式,全面还原了罢工前夕工人们艰苦的生存状态及罢工发生的原因。20世纪初中国工人所遭受着压迫与剥削,工资低、工时长、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在这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工人们逐渐觉醒,组织起来争取自身权利。马晴雨深受触动,她表示,正是工人阶级在艰难条件下依然团结奋起,才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青年人更应当铭记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图4.王鑫龙-二七纪念堂-参观二七大罢工雕像
在纪念堂中央的核心展区,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像,生动再现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场景。成员王鑫龙站在雕像前久久凝视,心中满怀敬意。这组雕塑中,罢工工人们在枪林弹雨中昂首挺立、紧握拳头,面容坚毅、身姿挺拔,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王鑫龙被雕像所展现的坚强意志深深打动,他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载,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激励当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图5.杨晨-二七纪念堂-学习工人运动历史
成员杨晨对工人运动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处专门展出罢工烈士事迹的展墙前,他认真阅读烈士生平、斗争过程及英勇就义的经过。他感叹道,这些年轻的工人虽然文化不高、条件艰苦,却以实际行动谱写了革命赞歌。杨晨表示,作为大学生,自己有更好的条件学习和发展,更应当以先烈为榜样,发扬奋斗精神,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从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到了解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爆发,从体会英勇就义的烈士精神到思考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团队成员们体悟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的艰辛与伟大。通过观看图文资料、实物展品和多媒体视频,队员们不仅在知识上得到了积累,更在思想上受到了启迪。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走访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不仅仅存在于文献与纪念物中,更存在于一代代青年人的行动之中。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与历史责任感,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撰稿人:“走访红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团队 审稿人:苑巧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