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赌场

ACM-OJ|English
社会实践
【暑假实践】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时间:2025-07-29 20:31  来源:    浏览

为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红色基因与传统智慧并肩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先后前往郑州碧沙岗公园、二七纪念塔及二七纪念堂,通过实地参观、资料研读、交流感悟等方式,全方位探寻红色足迹,深刻感悟革命精神。

图1.实践全体成员-碧沙岗公园-参观碧沙岗公园合影

7 月 15 日上午,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郑州碧沙岗公园。该公园地处郑州市中心城区繁华地段,毗邻郑州市委市政府,不仅是郑州市区三大著名公园之一,更是全国保存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北伐阵亡将士烈士陵园。走进北大门,高达 18 米的北伐战争纪念碑映入眼帘,聂荣臻元帅题写的 “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 10 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纵跨碑体的北伐军将士群像浮雕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团队成员驻足碑前,认真聆听讲解人员介绍 1994 年纪念碑重建的背景故事,详细研读了冯玉祥将军撰写的《阵亡烈士纪念碑碑文》。在纪念亭内,冯玉祥将军亲笔题写的 “碧血丹心” 汉白玉石碑前,队员们仔细询问 1928 年冯玉祥将军拨款 20 万元建造陵园的历史细节,深刻体会 “碧血丹心,血殷黄沙” 的厚重寓意,对北伐将士舍生取义的精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图2.马晴雨-碧沙岗公园-了解北伐英烈事件

7 月 16 日全天,实践团队前往二七纪念塔开展实践活动。二七纪念塔作为郑州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承载着 1923 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光辉历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逐层参观塔内展厅,认真观看每一件历史实物、每一张珍贵照片和每一段文字记载。从罢工前夕工人的苦难生活场景复原,到罢工过程中工人阶级的团结抗争史料,再到罢工失败后革命火种的延续记载,队员们不时停下脚步记录关键信息,相互交流感受。在展示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历史的展区,队员们通过互动装置详细了解了罢工的发起背景和组织过程,对 “劳工神圣” 的革命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3.实践全体成员-二七纪念塔-参观二七纪念塔合影

图4.王祎铭-二七纪念塔-参观二七纪念塔

7 月 17 日下午,实践团队走进二七纪念堂。这座青砖灰瓦的建筑庄严肃穆,作为纪念 1923 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的重要纪念设施,这里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大厅的英烈事迹展区,林祥谦、施洋等革命烈士的事迹介绍让队员们深受触动。当看到林祥谦在敌人威胁面前高呼 “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 的史料记载时,现场一片肃穆;在施洋律师为工人群众奔走辩护的历史照片前,队员们详细询问其为正义事业献身的细节。随后,团队在纪念堂放映厅观看了专题纪录片,影片中工人阶级在恶劣条件下坚持斗争的场景,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无畏精神。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在纪念堂前开展交流分享会,结合三天的所见所闻畅谈心得体会。

图5.实践全体成员-二七纪念堂-参观二七纪念堂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让团队成员全方位接触和了解了河南地区重要的红色历史。队员们表示,三天的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储备,更真切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次实践活动也得到了场馆工作人员的好评,认为团队展现出了当代大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精神传承的重视。

图6.陶梦婷-二七纪念堂-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撰稿人:“红色基因与传统智慧并肩传承”社会实践团队 审稿人:苑巧翔)